现在不是敢不敢开第一枪的问题,而是敢不敢有一战的胆识。很多人说,战争会打断我国复
现在不是敢不敢开第一枪的问题,而是敢不敢有一战的胆识。很多人说,战争会打断我国复兴进程,影响改革开放的大局,但我想说的是,要是当国家领土安全和核心利益都受到威胁,所谓的和平发展将毫无意义,千万不要本末倒置了!看看1894年的甲午战争,北洋水师号称亚洲第一,结果因为朝廷舍不得花钱买炮弹,最后在黄海被日本打得全军覆没。更让人窝火的是,就在北洋水师缺炮弹的时候,慈禧太后正为了她的六十大寿修三海工程,十年里从海军衙门经费里硬生生挪走了436.5万两白银,把本该用来造军舰的银子拿去修颐和园。这种"宁赠友邦,不予家奴"的软骨病,才是真正断送国运的根源。咱中国人讲究“先礼后兵”,但要是连“兵”的胆气都没了,再厚的礼也喂不饱豺狼!就说1950年的抗美援朝,那时候新中国刚成立,比甲午年的清朝还穷,可面对美军压到鸭绿江边,咱们硬是出兵了。苏联虽然提供了64个陆军师、23个空军师的装备,但都是半价卖给我们的,最后欠下13亿美元军火债。那些T-34坦克车身上还留着对德作战的弹痕,刷层新漆就运过来了。可就是这场仗,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,战后苏联才真正愿意给我们技术,帮助建了156个工业项目,连AK-47步枪、米格战斗机的技术都拿出来了。要是当时怕这怕那不敢出兵,美军陈兵鸭绿江,咱们哪有安心搞建设的环境?后来的"两弹一星"能搞成,跟这场仗打出的国际地位分不开!现在总有人拿GDP说事儿,说什么打仗会影响经济增长。可他们忘了,1950年咱们GDP连千亿都不到,打完抗美援朝反而迎来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高速增长。真正聪明的国家都明白,安全和发展从来不是二选一的题,没有安全保障,再高的GDP都是别人嘴边的肥肉。就像现在咱们的华为被卡脖子,要是没有当年打下的工业基础和国防实力,恐怕早就被欺负得站不起来了。那些说"和平发展才是硬道理"的人,怕是把顺序搞反了。和平从来不是求来的,是打出来的。甲午年咱们想和平,结果丢了台湾;抗美援朝咱们敢打仗,反而换来了几十年的和平发展。当年苏联给我们的米格-9战斗机打不过美军的F-86,咱们飞行员照样敢升空拼刺刀,这种胆识才是最宝贵的财富。现在,咱们的军舰下饺子,战机满天飞,可要是没了敢打的勇气,这些家伙什跟北洋水师的铁甲舰又有什么区别?说到底,国家复兴靠的不是把头埋进沙子里假装没危险,而是明知道有危险还敢直面它。慈禧太后修颐和园的钱要是用来买炮弹,可能就没有后来的日本侵华;新中国要是怕打仗不敢出兵朝鲜,可能现在东北边境还驻扎着外国军队。历史早就证明,关键时刻少花一分国防的钱,将来就要多赔十倍百倍的款;关键时刻少一分打仗的胆识,将来就要多承受百倍千倍的屈辱。咱们中国人讲究"先礼后兵",但礼是给懂道理的人讲的,对豺狼就得亮出猎枪,这不是好战,是生存的智慧。你看现在那些敢在国际上跟咱们叫板的,哪个不是看咱们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打出来的威名才有所忌惮?要是没这份胆识,恐怕早就被人欺负到家门口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