击落多架阵风的歼-10C,为什么只能以这种姿态亮相阅兵?真相令人振奋 歼-1
击落多架阵风的歼-10C,为什么只能以这种姿态亮相阅兵?真相令人振奋歼-10最近一段时间再度走进大众视野,是因为在前不久的印巴冲突中,这款战机有了实战层面的亮眼表现,据报道巴基斯坦装备的歼-10C不仅在冲突中参与了空战,并成功的击落了法国阵风战机。作为我国国产战机中较早走向国际市场并投入实战的型号,这样的战果不仅让外界看到了歼-10的性能实力,也让国内民众重新关注到这款服役多年的战机。本以为已经有过如此亮眼成绩的歼-10会在这次的阅兵仪式上再次出现,但实际上它也确实出现了,只不过不是方队,而是以表演机的身份参与,两架战机拉出了14条的彩烟。这让不少人产生了疑问,为什么立大功的歼-10会以这种方式亮相阅兵,难不成是被边缘化了?其实这样的疑问,更多是源于对歼-10当前定位和空军装备体系的不了解,大家会觉得歼-10“边缘化”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近年来我国确实有不少更先进的战机批量列装,比如歼-20、歼-16等。这些新一代战机在制空、对地对海打击等领域有着更突出的优势,尤其是歼-20,作为隐身战机,能承担“踹门”、压制高价值目标等高端任务,自然吸引了更多公众的目光,相比之下,歼-10的关注度似乎就有所下降。还有就是歼-10长期以来都是八一飞行表演队的主力机型,每次阅兵或公开活动中,它常常以拉彩烟、做高难度飞行动作的表演机形象出现,时间久了,很多人就容易忽略它在作战部队中的实际运用。而且这些年歼-10的出口型号歼-10CE在国际航展上频繁亮相,还成功出口到巴基斯坦等国家,甚至在实战中打出了口碑,这也让部分人误以为“国内把老平台拿去外销,自己就不用了”,但实际上外销活跃恰恰说明歼-10的性能和性价比仍有很强的竞争力,否则也不会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。歼-10不仅没有边缘化,反而在我国空军的体系化作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,同时还在国际合作与外宣领域发挥着独特作用。现在现役的歼-10C以及出口的歼-10CE,都搭载了能更精准探测目标、同时跟踪多个目标的有源相控阵雷达,还能挂载PL-15这类射程远、精度高的先进空空导弹。在超视距空战中,先发现、先打击的能力一点都不弱,在作战定位上,歼-10和歼-20、歼-16其实是“高低搭配、互补协作”的关系,三者配合起来,既能保证高端作战能力,又能兼顾不同场景的需求,让整个空军体系更有弹性。再从大家关注的阅兵定位来看,之前有人觉得歼-10只当表演机,其实并非如此。比如在2019年国庆阅兵中,歼-10C就作为空中梯队的压轴机型受阅,这本身就说明它是现役的主力作说到底,歼-10从来不是“边缘化”的战机,而是我国空军装备体系从发展到成熟的重要见证。它从一开始的自主研发突破,到后来成为主力作战机型,再到现在在体系中与先进战机协同、走向国际市场、承担外宣任务,每一步都对应着中国空军的成长。未来随着航电系统、武器装备的持续升级,歼-10还会在中低威胁作战方向、体系化协同中保持高效费比优势,同时作为中国国产战机的“名片”,在国际舞台上继续展现实力。环球网2025-09-03——铭记这一刻!7架歼-10拉出14道彩烟寓意14年抗战